2024年12月16日周一下午,在乐清市柳市镇第八小学,一场精彩纷呈的小学数学教学研讨活动在乐清市符玲利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的组织下热烈展开第21次活动。本次活动聚焦小学数学“综合实践”领域教学的实践,为数学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和成长的宝贵平台。
活动伊始,乐成一小王洁老师以游戏引入《别踩那个雷》游戏课。在“看懂”地雷分布图环节,引导学生猜、发现、验证数字含义,借“地雷探测器”聚焦数字“周围”,降低空间难度。第二环节设三个雷区,首个雷区以“0”和“2”助学生熟悉数字意义并获成就感;第二个雷区经辨析让学生明确观察周围空格数与数字关系可确定地雷;最后雷区借不同位置“4”使学生调整策略找突破口,让学生体验游戏乐趣并探索数学策略。
第二节课由知临寄宿学校郑瑶珍老师执教《烙饼问题》,围绕着“怎样烙用时最少?” 这一极具启发性的关键问题展开。通过此关键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欲与好奇心,给予充足时间探究,让学生于小组讨论中分析烙饼时间、正反面及锅空间利用,从双数张饼烙法渐至单数张饼情况,教师引导层层深入,助力学生发现规律、总结最优烙饼方案,体会数学应用价值,建立优化与统筹观念。
第三节课由乐清市白石小学林荣羽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依学生学情与生成教学。借不同作品对比让学生明晰间隔、间隔数及棵数关系,从而自然解开学生的困惑;重视知识本质,用一一对应、数形结合思想讲透“4个间隔+1=5棵树”原理;整节强化模型意识,贯穿间隔与树关系教学并用于生活,具象抽象概念,发展学生应用与模型意识。

随后,乐清市柳市镇第十六小学叶敏老师们对《植树问题》课进行了深入探讨。林老师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将抽象的植树问题转化为直观的图形和实例,让学生易于理解。特别是在运用一一对应和数形结合思想讲解植树模型时,林老师的引导细腻而精准,使学生能够深刻领悟其中的数学逻辑。同时,林老师注重知识的拓展延伸,将植树模型与生活中的多种场景相联系,如路灯排列、楼层间隔等,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符玲利老师对以上课例进行点评指导,并指出在今后的教学中,各位老师应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的深度挖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更加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工作室的引领下,工作室成员将在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为学生们开启更加精彩的数学学习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