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季炜梅2023 > 本市信息 > 同“心”同“德” 共助发展——温州市季炜梅名班主任送教工作室第七次活动

同“心”同“德” 共助发展——温州市季炜梅名班主任送教工作室第七次活动

浏览量:1431|发表日期:2024-05-05|来自:

为进一步深化中小学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合作与联动,促进学生在校内外的全面发展,温州市季炜梅名班主任工作室与苍南县心理健康工作室积极合作,于2024年4月19日联合多个区域的名师工作室,在苍南县第四中学共同举办了以“苍南·龙湾·鹿城”心理德育融合为主题的专题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分为课例赏析、区域分享以及专题讲座三大环节。

 

课例欣赏与评析

首先,来自灵溪四中的谢小婷老师进行了一节名为《拥抱emo,向快乐出发》的课例展示,主要对象为八年级学生。八年级的学生处在心理上的“暴风骤雨期”,个体emo情况的出现是一件十分常见的事情。但是如何应对emo,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从而更好的迎接校园生活和现实生活,使得这堂课拥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来自苍南县公立寄宿初中的谢小芬八年级的一堂课,则是让我们对文化自信产生了进一步的深入认识与思考。谢老师带来的课例题目为《让“夹缬”在新时代中狂飙 》,通过对地方特色文化“夹缬”的认识,将“夹缬”文化置于现代文化、国际文化中,引发学生大量的辨析与思考,从而从观念、思维层面加深学生对于“夹缬”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

灵溪一中的卢颖老师精心设计《幸福这件事》,引导学生感知幸福、寻找幸福、传递幸福。课堂以“幸福拍手操”导入,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以“写一写”初步感知幸福;以“画一画”找寻身边的幸福,并提炼幸福五元素。最后,以一个帮助他人增加幸福的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去传递幸福,为他人带去温暖和快乐。

评课议课环节,季炜梅导师认为,德育和心育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共性。德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而心育则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两者的融合,能够产生化学反应,共同作用于学生的成长过程,班主任应该更好地理解和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心理教师同样应该多了解班主任的工作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钱库高中陈如优老师对谢小婷老师的心理课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点评,课堂结构层次分明、逻辑清晰,为学生提供了深入理解和接纳自己情绪的机会,并对“承诺接纳”疗法的运用给予了充分肯定。温州市籀园小学的叶晓映老师认为谢小芬老师选题精妙,教学设计层次清晰、有趣、有品、有新,形式丰富多样。学生们从最初的陌生到逐渐熟悉“夹缬”,再到深入体验其文化内涵,最后激发出推广文化的热情。



 

区域分享

灵溪四中温兴森校长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关于学校整体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精彩分享。他以《让每个孩子飞起来——学校心理健康典型经验谈》为题,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了学校的心育工作实践与探索。温校长首先从“重视、融通、品牌”三个角度出发,诠释了学校对心育工作的重视,从“促进、预防、干预”三个方面介绍了学校如何将心育工作落到实处,分享学校心育体系的逻辑建构。他还强调,学校应注重组建心理工作团队,通过他们的引领和带动,实现全员心育的目标。


温州南浦小学金董老师分享了她的教育经历,主题为《三阶七步:做学生健康情绪的培育者》。金老师引导我们深入思考情绪背后的真实需求,她从“关注情境、关注认知、关注反应”三个维度,详细阐述了如何成为一名学生健康情绪的培育者。金老师的分享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一位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和对学生深深的关爱。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心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随后,温州育英学校的占西西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主题为《以心护心、知心育人——小学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分享。她强调,心理危机的判定应取决于当事人的内心感受。在分享中,占老师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了识别学生异常状况的重要性。同时,占老师也强调了多方会谈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最后,占老师提醒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学会建立边界感,做好自我关怀。


 

专题讲座

最后,杭州市科促会心理服务专委会的专家周大根老师为与会者带来了精彩的专题讲座《美心,更有挑战力——谈心谈话框架与技巧》。周老师以一个考试失利后的实际案例为引子,引导我们深入思考如何有效地开展会谈。周老师从“目标-内容-框架-技术-进程”五个层面出发,构建了会谈的基本框架,阐述每个层面的要点和注意事项,使会谈的开展变得更为清晰和有条理。周老师从谈心、谈态、谈世三个角度深入剖析了“美心会谈”的内涵。周老师的分享,从观念与实践上都带来很大的启发!


苍南县教师发展中心心理研训员陈传宝老师在最后肯定了本次活动的学习氛围,同时表达了未来共同推进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谐结合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