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推进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促进中小学体育老师课堂转型,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能。2024年4月3日,“温州市中小学足球运动专题研讨活动”在龙港第五小学、龙港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举行,温州市曾荣“名师送教”工作室全体学员参加本次活动。本次活动上午在龙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进行,内容主要为大课间观摩、课堂展示、评课研讨等。下午在龙港第五小学进行,内容主要为开幕式、说课展示、各优秀学校经验分享、专题讲座等。

大课间展示风采:
首先观摩龙港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带来的大课间活动。伴随着音乐声响起,班级有序入场,大课间有跑操、跳绳、韵律操等内容,充分展示龙职学子的精神面貌,呈现出一场体育视觉盛宴,受到参会老师的一致好评。

课堂展示教研互动:
上午第一节课是由龙港第五小学陈希瑞老师带来的《足球:多种形式的运球练习方法2:勇夺世界杯挑战赛》。陈老师以世界杯为主题贯穿整个课堂,通过“红绿灯”游戏,引导孩子在运球过程中抬头观察,注意躲避。同时陈老师以运球+控球、运球+身体素质、运球+射门三个组合练习为主要内容,体现课堂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最后通过小组比赛,将学生的学习氛围带到了一个顶峰。

同时在另半场展示的是来自温州市绣山中学的张洪江老师,他带来的是《足球脚背不同部位运球的练习方法1》。张老师基于学情,以问题为导向,通过“为什么要强化一步一触球”、“曲线运球时如何控制球的方向”、“运球过人的技术要点有哪些”这三个问题引导学生体会不同脚背触球部位和运球过人的技巧。同时张老师借助任务单提升小组化学习的合作,通过自评、小组评价等精准评价本课的学习效果。

上午第二节课是由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谢作敏老师带来的《足球二人进攻战术方法“二过一”战术》。谢老师将训练方法和教学方式进行融合,体现出专业足球素养。在教学中首先提出“足球的二过一是什么”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讲解示范让学生明白横传直插和直传斜插练习的战术概念和区别。在练习中让学生体会二过一战术中启动、传球、跑动三个运用时机。在比赛中让学生掌握二过一战术要领同时也了解足球比赛的规则。

第二节课的另一个半场是由龙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黄君叶老师带来的《足球变速运球练习方法1》,黄老师充分利用小组长的领头作用,从专项化热身到任务单上内容依次练习。从15米面对面传接球左右接应-观察传球(精准化)过渡到15米回撤接应传球加速接应-转身-传球循环练习(回撤传球推进),逐渐加大难度。最后在比赛中运用观察意识,根据不同防守情况运用变速运球摆脱射门得分,从而培养学生攻守转换意识和反应。

课后,在龙港市体育名师陈昌回老师的主持下,由龙湾区体育教研员即名师送教工作室的主持人曾荣老师、瑞安市体育教研员吴向东等专家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他们对体育课堂教学新理念的融入和足球老师的专业素养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也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中肯的意见与建议。特别对教法学法问题化和教学评价精准化对上课老师提出一些修改的建议。

开幕式精彩纷呈
首先龙港第五小学以舞龙、街舞、足球队技能展示等表演拉开了本次活动帷幕,充分展示了该校多样的校本课程和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幕式结束后,由校长颜孙建发言致辞,颜校长对学校的体育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他认为体育是最好的教育,无体育不教育,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以七个亲身经历的体育故事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充分体现小体育、大教育的教学理念。

接着由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体育教研员杨伯明老师就《足球项目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兼对“四化”转型课堂教学的审视》进行专题讲座。杨老师认为应围绕核心素养去落实三有四化课堂教学,并注重评价精准化,不为评而评,保持课堂教学的完整性。以“赛”“学练三个一”评价学习过程,认为评价的关键不仅是评价表,更是学练标准。最后杨老师以“一心二用三有四化五有六突出七要”对教学设计与实施进行总结。

再者由蔡万首老师进行《足球三点包抄战术》说课展示,蔡老师先以娴熟的足球技艺吸引在场体育老师的眼球。他以信息技术为媒介,通过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清楚明了展示足球三点包抄战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赢得在场体育老师的热烈掌声。

然后由曾荣名师送教工作室成员龙湾区二小的张赛丽老师等五位老师进行经验分享,他们分别从足球课程设计、社团活动和大课间开设、足球训练与管理、校园足球特色文化的创建、足球特色项目构建五个方面讲述校园足球的发展,不仅展示了自己学校所取得的成就,也为其他学校提供有益的借鉴。


最后由温州市体育教研员蔡景台老师对本次活动做最后的总结。蔡老师强调要强化校园足球的发展,促进足球教学与训练专业化发展。在教学中,以核心素养为目标,做好课堂教学“三有四化五讲”课堂转型,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本次教研活动不仅为工作室学员们提供了学习平台,同时也为学员们带来了新思想,相信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各位学员对足球教育教学又有了新一层的认识。
(文 金倩倩/图 肖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