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王汉雷2023 > 本市信息 > 探寻新课标背景下的古诗文教学 ——温州市王汉雷“名师送教”工作室第 4 次活动

探寻新课标背景下的古诗文教学 ——温州市王汉雷“名师送教”工作室第 4 次活动

浏览量:348|发表日期:2024-01-12|来自:

2024年1月5日温州任岩松学校举行第四届初中语文“罗山·塘河缘”教育高峰论坛活动,温州市王汉雷名师工作室、林爽名师工作室、卢立银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及瓯海区初中语文老师共20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活动。

出席本次论坛活动的还有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寰宇和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温州华和外国语学校校长庄振海。

  本次活动聚焦“新课标背景下的古诗文教学”主题,通过上课、讲座、沙龙等方式,共同研讨,寻求古诗文教学的突破。

第一堂课由温州市教坛新秀、瓯海区郭溪中学的廖苏苏老师和任岩松中学七年级的孩子带来《狼》。廖苏苏老师创设了为学校“流动图书角”《文言连环画合集》中的《狼》作修改讨论的情境,先让学生分享所选取的能作为连环画构图的最佳内容及理由。学生们踊跃献策,纷纷提出了自己认为的可以入画的最佳内容。接着小组讨论后,推选组内最能突出人物形象的画稿改作,小组上台讲解并板书人物(狼/屠户)形象。最后,廖老师引导孩子们关注本文主题及链接材料,把连环画推荐给需要的孩子,在真实情境中完成了对《狼》的探究和运用。

第二堂课由温州市教坛新秀、瓯海塘下中学的杨蓓蓓老师和任岩松八年级的学生带来《唐诗五首》。杨蓓蓓老师在和学生轻松愉快的谈诗聊诗中走进唐诗,接着学生选择最喜欢的一联或者几联诗句,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用文字还原画面,小组代表上台分享。诗歌中景和情又是怎样的关系呢?杨老师又引导联读《唐诗五首》,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你对古诗中情景关系的理解。学生用各种不同的图形展示自己对古诗中情景关系的理解,再一次深化丰富了对情景关系的认知,整堂课诗意绵绵,启发思考。

 接着是瓯海区教研员林爽老师带来讲座分享《任务驱动:走向古诗文深处》。林爽老师指出任务是为了实现核心知识的深度理解,并结合《狼》《唐诗五首》深入浅出地分析如何在任务设计中抵达文言文核心知识。林老师强调,任务应与情境融为一体,任务要实现层层探究,她点评了《唐诗五首》任务设计的层级和梯度;任务要引领学生沉浸到语言文字中,引导学生关注实词虚词,并通过关键性语句、词语的关键义、词语的言外之意等抓手把握古诗文精髓;要以诵读驱动古诗文学习,实现古为今用。

下午的活动,首先由贾秋圆老师和孩子们带来《新年台历制作之旅——<诗词五首>微项目》课堂。贾老师以“从先贤大丈夫身上汲取精神力量迎接新年,借助《诗词五首》制作新年台历,赠给自己或亲友。”为项目情境,引导孩子理解诗词五首中“大丈夫”精神内涵以及这五首诗词内在关联。师生在展示作品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疑难。

接着由王汉雷老师带来《愚公移山》。王老师用“把愚公移山的故事一点点丰富起来”的讲故事方式,轻松开启课堂。接着,王老师出示同学们的课前任务:如果本单元的人物参加“感动中国千古人物”评选,你会推荐谁?同学们畅谈对愚公的认识。王老师出示了课前孩子们对这篇课文精彩的“奇思妙问”,通过提供问题支架,分小组,请同学们解决提出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同学们紧扣关键字词,深入理解了文章的多重寓意,并意识到比知识更加重要的是人的思维方式。


课后,衢州市语文教研员郑慧老师对两堂课进行点评并带来精彩讲座。郑老师指出,这两堂课“都经得起理念的考验,可以看到理念自然而然落地的地方”,并盛赞两堂课在思维、课堂组织、课堂问题生成等方面的优点。紧接着,郑老师带来《基于核心知识建构与迁移的单元教学》。郑老师强调,要用核心知识作为单元灵魂,贯穿每一个单篇,每一个学习任务。为何要核心知识?只有核心知识才能培养核心素养。郑老师列举了相关课例、命题来引导老师们深化对单元教学的理解。

活动最后,以温州大学教授张春雷、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余晓琴、正高级教师苍南县初中语文教研员卢立银三位专家沙龙作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