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凌素凡2023 > 本市信息 > 在对话中,走向有温度的教育 ——记温州市凌素凡“名师送教”工作室第3次活动暨温州市凌素凡、林银艳名师工作室(站)首次联合活动

在对话中,走向有温度的教育 ——记温州市凌素凡“名师送教”工作室第3次活动暨温州市凌素凡、林银艳名师工作室(站)首次联合活动

浏览量:199|发表日期:2023-12-03|来自:

11月26日,温州市凌素凡名师工作室与林银艳名师工作室联合在瓯海区南部新城实验幼儿园举行了“对话,走向学习的快乐”活动。此次活动特邀了中华女子学院幼儿发展与教育学院副教授、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胡华园长;浙江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建桥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步社民;温州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陈苗主任;温州大学曾莉博士等四位大咖级导师。学员们与导师沉浸教育现场,共叙教育中的那些事儿,开启了一场心与心的对话交流。



活动在瓯海区南部新城实验幼儿园郑沙年园长的报告中拉开序幕。随后,工作室的主持人凌素凡林银艳为四位导师颁发聘书在现场热烈的掌声中,陈苗主任向胡华老师和步社民老师的远道而来的表示和最热烈的欢迎和由衷的感谢,陈苗主任表示,希望两个名师工作室在导师们的指导帮助下学有所长,精进自身的专业。

共叙·游戏故事


游戏,是儿童学习、成长的重要载体;故事,是记录奇妙探索与美妙表达的最佳手段,而儿童在游戏里的故事,正是最真实且动听的。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工作室的学员们以组为力量核心,共看、共读、共研游戏故事,在不同的游戏中倾听孩子的真思考、看见孩子的真学习、解读孩子的真成长。而大家的小组成果,也以游戏叙事的方式,分享、传播在这个充满学习力的现场。

叶婷婷老师的《在游戏中看见不一样的你》,讲述了孩子们在搭建廊桥的过程中,那童言稚语和灵活思维让她看到了不一样的独特个体。沈依帆老师的《长度、温度、深度——熙文拍球的“三重法则”》讲述了当“坚持”与“放弃”的想法相互碰撞,当又“哄”又“骗”的手段被用在了游戏里,在孩子们的互动间,让她找到了精彩之处。章凝凝老师则在花草小站里讲述着与生活接轨、与自然交融的趣味游戏《草地里的面条》。直播间,主播卖货,送货上门……王伟芳老师的《一米直播间——“六”字观察下的童真童戏》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开展的那一场别开生面的直播带货。



分享结束后,工作室导师对学员们的叙事进行了点评,为前行中的“学习者”指点迷津。

陈苗主任提出教师还应学会在游戏中更加共情幼儿,建立持续观察的意识,看到孩子真实的行为,看孩子真实的游戏,听到真实的声音,才能真正看到孩子的兴趣,再通过教师的支持策略产生有力的、有效的互动。

曾莉博士对于自主游戏,指出教师应有游戏的整体观察维度,思考“我”到底应该观察什么?而在叙事中,应减少成人视角的东西,在心中形成网络图,拥有儿童发展的概念,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教师的支持。

胡华园长指出“在教育叙事中,叙事话语比科学话语更有力量,科学的话语体系能揭示的真理非常有限,因此最宝贵的东西是主观感受。所以教育叙事研究本质上是一件重构自我的活动,如果你在教育活动中不能重构自我,其实你的教育无论如何只能成为一个工具。”

最后,步社民教授表示教师们已充分意识到了孩子需要在生活游戏的场景中成长,在环境的互动中成长。但我们更需要识别孩子内心的想法和愿望,同时需要思考教育者的期待,实现同频共振,让孩子走向更有意义的学习。



对话,重构自我


下午场的活动,在温馨而松弛、温暖且智慧的对话中开启。活动前夕,工作室便收集了学员们在专业成长、自我学习等方面的真实困惑与问题,将这些难题梳理为对话本,在现场与导师胡华、步社民进行了面对面的对话。



胡华园长结合多个真实的案例故事启发大家要多倾听孩子,多与孩子对话,让孩子更像孩子,借由幼儿去反思自己的生命自觉。步社民教授指出要学会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建立内心的声音,定期复盘,思考如何改进。同时要相信幼儿是积极的、有能力的学习者,只有完成转念,才能成长为全新的自我。同时,他们都强调所有的专业反思都应该建立在生命的反思之上。只有生命反思的人,才能够把真善美作为他的追求。



在对话中的学习时光,轻松晃过。在活动尾声,工作室主持人凌素凡老师对来到现场的导师们表示了感谢,也为学员们的未来目标提出了更多期望,在倾听与感受中淬炼、成长,一起在对话中驱向美好。

学会在点滴平凡里触摸孩子的心声,在简单的对话中解读孩子的潜能,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