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大概念”,深耕大单元
——温州市朱广久名师工作室第4次活动
未觉三夏尽,时许已新秋。2023年9月26日,温州市朱广久名师工作室第四次活动在龙港九小举行,工作室全体成员及龙港市部分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大家针对“大概念下素养课堂的目标设计与实施”这个专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第一节课是龙港六小的缪陈鸯老师执教《蟋蟀的住宅》。缪老师在课堂上首先创设了生动的情境,带领学生聚焦“住宅”,并借助课后题,梳理课文的脉络。接着,整节课以揭秘“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为主线,组建“设计组”和“修建组”,分别寻找“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来展开教学,孩子们通过小组学习,在信息提取和语言感悟中,既体会到工程的伟大,又感受到作者拟人化语言表达之妙,以及作者连续观察之细致。然后,陈老师创设了一个举办“小动物住宅博览会”的情境,让孩子们为蟋蟀住宅代言。学生以蟋蟀的角色代入,口头介绍蟋蟀的住宅,变语言输入为语言输出,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走一个来回”,也让“伟大的工程”这个核心概念在孩子的眼里变得具体可感。最后,老师出示法布尔塑像,让学生通过猜测法布尔的口袋,感受这位生物学家毕生献身科学情怀,并推荐阅读《昆虫记》。整节课,环节紧紧相扣,学习活动层层递进。基于单元大概念的深入理解,将单元语文要素“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通过具体的言语实践予以落实到位。
接着黄海燕老师针对《蟋蟀的住宅》一课教学进行说课。她分别从“提炼核心知识,明确学什么”,“聚焦学习任务,夯实怎么学”,“制定素养评价,明确为何学”三大板块展开阐释。黄老师认为, 这节课基于单元整体目标出发,提炼本课核心知识,找到教学增长点,以“昆虫王国竞选星级住宅”为大主题,以“我为小蟋蟀作代言”为真实任务情境,以“蟋蟀住宅伟大在哪?”为驱动性问题,铺展任务,层层递进,从而实现生活情境和文本言语的双向驱动。
课后,赵老师就自己的《松鼠》这堂课做了精彩的说课。她从本课的设想说起,再谈真正落实到课堂的感想,尤其关注到各类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她还结合本课的设计与实施提出改进的设想,展现了一个骨干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赵老师的说课基于学生立场,坚持素养导向,关注语文课堂的思维含量,使听者如沐春风,深有启发。
在辩课环节,来自温州道尔顿小学的匡双林老师采用了别具一格的辩课形式——邀请学生对上课老 师进行课堂点评。孩子们先对老师们的课堂进行了打分,接着说出了自己在课堂上的真实感受,对上课老师的表现既给予肯定,又提出了一些建议。紧接着,匡老师又围绕“教师教学、课堂文化、学生学习”三个维度,将在场的老师分组讨论。老师们积极参与,针对上午的两堂课做出了多元的分析。
下午的第一节课是由苍南县望里三小的陈玲玲老师执教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课堂上,陈老师先引导学生关注单元主题及语文要素,梳理单元目录,发现了本单元课文是由“古代——近代——现代”这样的时间顺序进行编排的,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有了更深刻理解。在课文学习时,让学生发现课文的句式特点,用“以读代讲”的方法理解文意,陈老师通过必要的资料辅助,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看到了到晚清政府的昏庸腐朽,以及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恶劣行径,使学生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关系有了深刻的认识。最后,通过师生合作诵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尽情抒发自己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增强了强国有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来自温州道尔顿小学的余默娴老师结合单元主题、课文背景、学情等因素,对这堂课进行了简要说课。她尤其提到在教学方法上,陈老师坚持让学生先通过课前预习单自学,在课上则重点指导朗读,带领学生去感悟,去思考,让学生在浓郁的情感体验中,慢慢升华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最后,趁着即将到来的祖国74周年华诞,合作诵读课文,再次创造情感高潮。这节课,资料的介入适时适度,为突破理解文意这个难点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真正做到了言意兼得。
紧接着,陈小康老师以“基于大概念教学的单元整体设计”这一主题,对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展开了单元备课示范。陈老师分别从“梳理统编教材,明确单元价值定位”和“加强文本整合,形成单元整体结构”这两方面与老师们进行分享。她先对本单元的课文进行横向以及纵向的分析,明确单元教学价值,将教学侧重点放在品读小说、关注情节和环境的描写上,力求将整个单元精读、略读、课外阅读加以整合,形成单元知识结构化。然后,通过解读课标以及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提炼出了这个单元的大概念:好的小说,虚构与真实是一种高度统一。最后,围绕单元的语文要素设计了相应的学习任务,以帮助学生将过程中学习到的方法(如关注故事情节,理清人物关系等)进行实践运用。
朱南环老师以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整组教学构想为例,解读大概念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施路径:统整主题与要素,创设单元教学大情境;统整教学内容,设计一体化的教学目标;借助统整学习单,设计阶梯形学习任务群;延展单元主题,链接生活评选“书香少年”。基于以上教学实践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有利于促进教学评一体,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最后,工作室主持人朱广久老师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引领。他首先肯定了工作室各个研究小组研读专著、密切协作、积极实践的学习状态,然后从课程性质出发,结合育人立意、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带领老师们认识到“大概念教学”研讨的现实意义和理论困境。接着,他根据工作室指定必读专著《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的阅读心得,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深入浅出地让老师们认识到什么是大概念:大概念的“大”不是“庞大”,而是“核心”,它必须在与事实性知识互动探究过程中由学生“揭示和发现”。在活动现场,朱老师带领老师们一起探讨,尝试着针对对今天的几节课,依据课标和单元语文要素,提炼出单元大概念,让老师们感受到在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大概念下,教学目标是不同的。最后,针对“大概念教学”,朱老师鼓励老师们在平时的备课研讨中要对课程内容的教学价值多一份理性思考,多一份上位的课程意识,多一份实践创新的勇气,让课堂内容更丰富,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