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是光和热的碰撞,是瓜和果的飘香,是十里风荷的灿烂,更是一份份滚烫的热情相聚云端的欢畅。仲夏的午后,德育人再次相约网络,迎来了三“室”一“听”专场暨温州市陈克素名班主任工作室云端研修活动。
专家讲座:
本次活动,特邀教育部“知行中国”全国优秀辅教师、温州市瓯海区班主任研训员、温州市名班主任黄友上老师担当主讲人,为工作室的所有学员们送来一波夏日“清凉福袋”。
►►
黄友上老师围绕《“家长第一”班主任工作的三个思考》这一话题,从“家长第一”的实践探索、现实意义、机制思考三个方面,分享自己的工作心得,引导大家在另一个视角下树立“家长第一”的观念。
►►►
破一段学生赠予的沙画视频,生动演绎了黄老师29年的带班经历。一个“反木桶”效应的独到见解,为伙伴们提供了带班思路。黄老师毫无保留的、“接地气”的带班教育理念,字字箴言,句句醍醐灌顶,阐述了作为班主任应有的“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黄老师将教育中每一滴水的光芒,汇聚成教育的洪荒之力,也让我们充分相信家长在班主任工作实践过程中无可替代的力量。
学员心得:
徐益妮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长期工作在一线的老师,最缺乏的就是业务上的指导和相互切磋、互相提高的学习研讨环境氛围。今天黄友上老师的《家长第一的班主任工作》分享如一场及时雨,也如一杯清凉的夏日杏仁腐,驱散了连续多日的高温。
黄老师和我们分享如何建设健康的班级机制,比如建立亲子课程。教育者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幸福,更要引导他们学会分析幸福、传递幸福。因此,黄老师选择学生最亲近的人一一爸爸妈妈作为切入点,建构亲子课程,引导学生让自己的爸爸妈妈因为他的存在而幸福。很多家长不擅长表达爱,而孩子正值青春期,独立意识变强,通过“父母给孩子写一封信”、“亲子运动打卡”、实施“护蛋行动” 等活动表达家长的心声,沟通双方的桥梁,拉近亲子间的距离,促进心灵交融,实现零距离的教育对话。
黄老师指出班主任需要有“家长第一”的观念,引导家长树立榜样,娓娓道来,细致具体,有极强的指导性。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承担责任,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给孩子讲好 “人生第一课”,帮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仍要怀着一颗谦逊的心,向各位优秀的前辈学习班级管理的经验,厚积薄发,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脚踏实地,心怀热爱,奔赴山海。
蔡小芬
炎炎夏日,迎来陈克素名师工作室的清凉一夏的线上学习。感谢黄友上老师带来的“家长第一的班主任工作”讲座,整场讲座如一阵清凉的风,吹散夏日的炎热。
说到“家长第一”,期初我是一头雾水的,什么是家长第一?班主任为什么要家长第一?正是听了黄老师的讲座使我茅塞顿开。教育路上,教师是传道授业的人,父母是孩子一生的榜样,相互信任,才能相互成就。教育好孩子,是父母和老师一生最重要的事业。
一名智慧的班主任,深谙积极开发利用“家长”这一班级管理资源参与班级议事的重要意义,家长与教师之间有意见能做到及时沟通、及时协商、及时处理。要让家长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班主任应当身先士卒。只有当家长真正感受到班主任的无私奉献与苦心经营之后,家长才会信任老师,有可能与老师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其次是班主任要和家长交换教育理念,交流班级管理情况,明确他们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他们是桥梁,是纽带。针对不同层次的家长进行经常性的沟通交流,向他们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让每位家长对班主任的决策满意放心。
我将以此次线上培训为契机,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积极与家长联系,充分运用家长这一社会资源,让家长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愿自己能成为一名受家长、学生喜欢的班主任。
林翠平
骄阳似火,陈老师在炎炎夏日送来了一道“解暑冷饮”——邀请了黄友上老师为工作室学员带来一场讲座,黄老师围绕着“家长第一位的班主任工作展开”展开讲座。
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我们不免经常要与家长打交道,也不免会碰上各种形形色色的家长,那么如何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借助家长的力量管理好班级等问题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在讲座中,黄老师还特地提到了如何成为一名让家长喜欢的班主任,其中“和我们相似的班主任”这一点让我感受颇深。
在班级中,有些孩子经常会因玩闹而发生一些小摩擦,而有些家长因为心疼孩子而加入到小摩擦的处理中,让原本单纯的事情加入了成人的复杂而显得棘手。曾经也碰到这样一位家长,总是站在自己孩子是一个受害者的角度来处理事情,让班上很多家长不厌其烦,也让孩子同其他同学的关系更加恶劣,同时,也让我产生了深深的倦怠感,不想再过多地去理会家长的诉求。结果,可想而知,原本一桩桩的小事变得更加不好解决,甚至一度快到了家校对立的地步。有一天,家长再一次发微信给我,言语里充满了担忧,我才突然反映上来,假如,我现在不是班主任,只是像这位家长一样只是出于爱子心切的心里,只是单纯想保护自己的孩子,那我会如何来处理这件事情?突然之间,似乎柳暗花明,我试着以家长的角度,以家长的心里再次同这位家长来解决这件事,结果异常顺利,家长也对我表示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和赞同。
对待孩子,我们总试着成为一名孩子,那么对待家长,不妨也试着成为一名家长。
曾莹莹
一、唯 真
家访工作,教育随笔,带班经验的整理和汇集……黄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上的每一次开始和坚持,都在告诉我们:应让教育真实发生。在这个过程中,应时刻树立“家长第一”的观念,并正确认识其与“学生第一”理念的区别。作为班级的主导力量,班主任应该善于调动家长的力量,共同推动孩子的成长。与家长的沟通,班级活动的组织,班级文化的构建,都应充分认识并借助背后这股强大的力量。
二、求 善
一颗充盈的善心,能助我们抵达教育的至境。而爱,是善的表现方式。拥有一颗善心,向善而行。除了要善对自己,处理好学生、家长、领导、朋友、家人的多重关系,在复杂的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还要善待他人,用尊重、理解、共鸣,传递善意。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促进家长更了解孩子,配合学校,实现家校的多沟通、多理解,是件举足轻重的事。
三、聚美
美能传递,会感染。作为班主任要有正确的美育观和美育技能,德艺双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美德用心去做教育。欣赏、包容学生的同时,也要用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家长。以美育美,美美与共。真正的教育是立足日常生活而发生的。美的教育,不可急躁,不可说教,要一朝一夕,一点一滴,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渗透浸润。
结语
班级建设之路虽难,但同行路上有这么多可亲可爱的导师、同伴,再难的事情也会充满乐趣。愿清凉来袭的这一波“夏日福袋”,化为又一股前行的力量,伴着你我,迎接班主任生涯的每一个“寒来暑往”。
活动报道:曾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