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戴海林 > 本市信息 > 研究高考试题,促成教研共富 ——温州市戴海林“名师送教”工作室第12次活动纪要

研究高考试题,促成教研共富 ——温州市戴海林“名师送教”工作室第12次活动纪要

浏览量:284|发表日期:2023-06-30|来自:温州市戴海林“名师送教”工作室


为了更好的解读2023年高考试题,研究和解决高三复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升新一届高三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达到教研共富的目的,根据工作安排,于苍南县灵溪中学(三禾高中)举行高中数学高考试题解读活动暨温州市名师工作室送教活动,活动由灵溪中学(三禾高中)潘友喜老师主持。

 

活动开始由灵溪中学(三禾高中)黄邦泽校长对本次活动的开展表示肯定,黄校长介绍了学校的师资力量,肯定了高三学段的高考成绩强调了数学学科在高考中发挥的重要性。

首先由来自灵溪中学(三禾高中)的姜青青老师以2023年高考题为例,聚焦爪型三角形模型进行分析,姜青青老师指出,在之后的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重视基础强化知识落实;2.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3.反刷题反套路.

 

接着苍南中学的张鸿老师和温州市第八高级中学的彭尚辉老师分别就新高考中概率统计压轴题及马尔科夫链进行分析,张鸿老师指出:1、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数学本质。2、要重视教材的落实应用,做到题题会做。3、要重视知识的综合应用,做到灵活解题。

彭尚辉老师通过各地模拟卷和真题卷中马尔科夫链的原理的应用,顺通知识的来龙去脉强调在知识复习需要1.重视课本例题和课后练习题2.条件概率和全概率公式。

来自平阳中学的周丽姬老师对22题的问题背景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并对问题进行了推广和拓展,为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来自灵溪中学(三禾高中)的杨杨老师对新高考Ⅰ卷中的19题进行了追根溯源,指出:1、导数问题安排在第19题,难度降低了很多;2、遵循课标,突出主干知识,深化基础,教考衔接;3、注重教材知识,课后“阅读与思考”和课后习题,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4、切线放缩的公式推广与应用。

最后,来自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的正高级教师陈芝飞老师对2023年新高考卷真题整体难度和知识点做出详细的分析指出:2023年数学高考全卷特别注重数学运算素养,以基础题(第1,2,3,5,8,13,14题等)考查数学运算法则和运算公式的正确应用;以探究题(第7,11,15,16,17,18,19,20题等)考查通过运算探究发现规律的学科关键能力;以综合情境题(第10,12,21,22题等)考查合理引元、适当变构、本质转换等优化运算的高阶思维,同时综合考查了“逻辑推理”、“直观想象”等核心素养。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突出理性思维,发挥数学学科在人才选拔中的重要作用。

 

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特级教师谢尚志老师对以上五位老师的讲座做了点评,给出了独到的见解。

 

中午,戴海林工作室成员集聚灵禾家园对本次活动进行回顾反思,对下一阶段工作室的安排进行讨论。

 

下午,活动由乐清市教研员叶海丰老师主持

首先,灵溪中学(三禾高中)的韦金利以数列的阅卷为例,分析数列题的评分标准。

韦金利老师展示了高考评分标准以及阅卷过程中出现分差的答卷,分析了在阅卷过程中,典型问题及原因,给出高考阅卷对教学的几点建议:

1、反常规,反套路;会不会概率、数列做压轴题?复习时对于每一块知识,至少要达到中档题的水平去复习;

2、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掌握每一个模块的常规思路方法,不过度迷恋技巧,重视通性通法;

3、重视计算能力的培养,不要忽视最后一步求值的计算;

4、重视卷面的书写,写错了也不要擦掉;

5、重视教材,教材是学生的基础,是课程标准主要的载体。

接着,由苍南县宜山高中的郑和赏老师以解析几何为例,对解析几何高考评分标准的讲解指出后续对解析几何的教学指导。

最后,戴海林特级教师做主题为《基于高考数学试题的反思与升华》的讲座,指出要深刻领悟新高考数学全国卷试题的命题特点,洞悉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和新高考的命题趋势,挖掘高考试题的深刻内涵,从而正确把握高中数学学习重点、难点和热点。分享自己的教研经验,鼓励年轻教师要多思多写,在积累中成长。

本次活动汇聚了多个名师工作室及苍南优秀教师的集体智慧,通过对今年高考试题的交流与研讨,给大家很多观念上的引导、策略上的指导,从而达到教研共富的目的。在会后的交流中,老师们纷纷表示,要好好消化和吸收本次讲座的精髓,结合自己学校学生的学情,制定更适合的、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